冰雪小说

冰雪小说>我是朱允熥 > 004 凛冽的寒风吹的很响(第3页)

004 凛冽的寒风吹的很响(第3页)

“谢……谢二哥,五哥,大姐姐。”

已经冻的有些受不住的朱允熞闻言,领着两个妹妹,用有些颤抖的声音,一脸感激地表示谢意。

这几位皇室成员之间的沟通,耗时也不长,不过几息而已。

在后面候着的奶妈们听到皇太子妃所说的话,立刻疾步上前,挨个将自己照顾的皇孙皇孙女揽在怀中。并且都露出一副心疼的样子,将年幼的皇孙皇孙女们抱进了春和门一旁的耳房内烤火。

--

暂且不提春和宫里乌泱泱一群人如何等待皇太子回宫,朱元璋与朱标这对父子吃完饭后,回到了武英殿正殿。

殿内闲杂人等都识趣的离去,只剩下这对父子,隔着御案面对面的坐着。

“此去陕地如何?”

朱元璋一脸肃容,左手搭着龙椅的龙头扶手,右手下意识的按在腰间玉带上。

此时此刻,他就像一个正在等候下级汇报的上官,而不像久候游子归家的老父。

虽然朱元璋如今已是天下至尊,可平日出行都限于这小小的应天府。

这大明疆域万里,作为主人的朱元璋,却限于礼法身份,无法自由的巡视疆土。

他只能从回京述职的各地牧民官口中,或者含冤入京告御状的百姓口中,或者其他渠道来了解这天下实事。

被朱元璋亲手教导成长的朱标,自然清楚老父的习惯。当即将自己早已整理好的腹稿,脱口而出。

从他出京后,第一个下榻的驿站,见到的第一个来拜见的地方官,听到的第一件民怨开始,娓娓道来。

其实这些内容,在朱标出京后,每隔三日都会将出行的见闻写在信上,让锦衣卫送回京师。

不过,纸上的文字,与当事人口述,显然又有些区别。

朱元璋也听的很仔细,时不时也会打断谈话,询问详细的内容。

比如驿站内驿卒几人,驿马几匹,驿站每顿提供什么饭食等等。

在朱元璋身边待久了,都会知道这位皇帝控制欲极强,将朝廷各级官员的职权规定的很是详细,又不喜欢下面的人越矩行事。

要不然,这朝堂内外的官员,也不会几年就换一拨人。

自大明立鼎以来,能在朱元璋手下善始善终的臣子可以说是少之又少。

这也不怪那些隐士们一个个的遁隐山林,不愿出仕,以至于朱元璋气的暂停了三届科举。

为了弥补朝廷用人荒,朱元璋连年颁布求贤令,还给各地官员定了指标,每年都要举贤多少多少人。

在洪武一朝,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绝对不是一句虚言。

有数不胜数的名不见经传的士人,因为获得朱元璋的青睐,而骤然提拔至高位。

同样的,也有数不清的官员,因为各种各样的问题,被褫夺冠带官阶,挂在了衙门之外的杆子上。

这一进一出之下,国子监数千学子,每隔三年诞生的数百进士,每年各地官员举荐的贤人,仍解决不了朝廷的用人荒。

总之,开国初年,对底层士人而言是最好的时代,也许也是最坏的时代。

阶层没有彻底固化,朝廷中没有那么多暗中的规则,升官不需要排资历排辈分。

只需要你是能臣,名声就能自然而然的传进朱元璋的耳朵里,提拔升迁之路很顺畅。

远的不说,就说洪武二十四年十月,南丰县的一个典史冯坚上书九事:养圣躬、择老臣、攘外夷、选有司、褒祀典、减宦官、调边将、访廉能、增关防。

被朱元璋赏识,擢为左佥都御史。

但只要你出了疏漏,违背了朱元璋制定的规则,那么就衙门外杆子上见。

当然了,如果家中有孝子、贤妻、良母或者慈父愿意为你面圣求情,那也不是不能免于责罚,甚至几年之后再次当官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