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密码跟江瑶有关。
陈遇喜欢在他的书本扉页标写“jy”,代表江瑶。
他的座右铭,是江瑶大学时获奖的发言:我有一个大胆的猜想,我想要世界理想化,我想看到每一个被迫囚禁在病魔里的灵魂都能挣脱枷锁,做他们任意做的每一件自由而惬意的事,我将永远而坚定的选择医学,为我理想的世界而奋斗。
一块练练
◎我们内部解决就挺好◎
徐梓然和江瑶的交集不算很深,可能是因为第一次见面的时候不算很愉快,对彼此都不感冒。
她们在一块还是很和谐的,虽然不会深入交流,但也没冲突,大多时候都在讨论方案的问题,意见几乎也统一。
所以比赛结束之后,她们也没怎么聊过。
徐梓然对江瑶的印象比较深刻,也许是因为陈遇的关系,在学校那会儿她经常能见到江瑶,她大部分时间是在图书馆和自习室,就经常能看见她一个人坐在角落里,对着草稿纸涂涂画画。
怎么看都是很高冷的一个人。
后来在一起商讨方案时,她对江瑶的印象才渐渐改观。
就一个点子很多,其实也很活泼的女生,和表面上看到的不太一样。
江瑶的想法很独特,大家都绕着一个点来讲,争得不相上下的时候,她会另辟蹊径,把人带到另一个方向。
好像那一年。
贺骏玮在和蒋从闻在争到底是服务创新还是技术创新更重要,问着如果项目一定要有一个侧重点,该从哪方面进行详细写。
大多人在两者中选一个,并且说得振振有词,每个人的见解都挺有道理,还真的难选。
那会儿徐梓然和江瑶保持中立的态度,认为两者都很重要,不过江瑶没有展开说,很多观点都是徐梓然讲的。
那天江瑶很安静的坐在位置上画思维导图,时不时的抬头看他们一眼,有人说到好笑的点子就附和笑一下,怎么看兴致都不太高。
陈遇见这群人闹哄哄的,一时也插不上嘴,垂着眼帘,很随意的把江瑶的一张草稿纸拿来看,偏头问她:“你怎么这么沉默。”
“我在想。”
有人问她,在想什么。
江瑶放下手中的笔,把草稿纸调转一个方向,指了指上面列出来的几个问题,言语犀利:“医疗行业是为人民服务的,时代在进展,相应的人们对于就医的质量要求日益增高,创新服务和技术为医疗行业的改革注入新的生命力,为什么就不能统筹兼顾?仅有技术没有沟通,护患关系不是更紧张了?反过来,服务态度被人夸上天,技术不过关,那不是注定害死人还有各医院信息管理方面的问题,我去不同的医院,医生看不到我以往的病历报告,各项检查一个个重新做,很费钱的,或者是一些高额医药费,医保没法报销,其实细细思考,其他问题也很多。”
江瑶谈吐大方,思维很广,脑子转得快,说出来的话自信又笃定,把一系列问题列出来后,其实大家的思路就更清晰了。
徐梓然觉得,其实江瑶很适合留在临床,因为大家都会喜欢这一类很会表达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