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有这几个方面:
秘密立储、密折制度、设军机处、经济改革、清查亏空、耗羡归公、摊丁入地、士民关系、改革主佃关系。
这些改革,就是跪族嘴里吹上天的“仁君典范”。
实际上,却都是为了维持清廷越来越多的支出,搜刮民间余财的饮鸩止渴罢了!
比如被吹上天的密折制度。
实际上却是特务统治的到来。
大名鼎鼎的的“血滴子”,就是在这个制度下诞生的。
也就是粘杆处!
耗羡归公——就是火耗归公。
也就是将各地官府私自增加的苛捐杂税,变成了国库征收的正税。
老百姓该交的钱,一点都没少。
反倒是以前的既得利益者——士绅,黑色收入变成了正大光明的收入。
经过改革后,这些苛捐杂税的去向,主要分作四个方面:
一是给官员的养廉银,二是弥补地方亏空,三是留作地方公用,四是上缴布政使(也就是作为正税的一项,递交中央)。
摊丁入亩——百姓缴纳的“人头税”,加在田亩税中,作为正税,递交国库。
改革主佃关系——
“凡不法绅衿,私置板棍,擅责佃户,勘实,乡绅照违制律议处,衿监吏员革去衣顶职衔,照律治罪。……如将佃户妇女占为婢妾,皆革去衣顶职衔,按律治罪。”
乍一看……
似乎都是限制劣绅,给老百姓撑腰的政策。
实则——雍正还有这句话:
“尔考虑绅衿欺凌佃户,却没有顾及佃农拖欠地租,及欺慢田主的问题,命再议论”。
于是,所谓的“改革主佃关系”。
重点在后面这句话——“至于奸顽佃户,拖欠租课,欺慢田主者,照律治罪,所欠之租,照数追给田主。”
不管佃户如何被压榨,只要士绅咬住“拖欠”租子,就会被拉去官府打板子。
(这就是白毛女逃入山里,因为吃不到盐,年纪轻轻头全白的原因。)
雍正的各项改革,被吹得震天响!
总结起来,却就是一句话——
“欠我大清的,一文钱都不能少!
士绅利益受损?
那就诬告老百姓,将损失转移到他们头上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