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什么样的文章,令人闻之流泪?】
【晋朝时期,李密出生于四川,他出生六个月父亲就去世,四岁时母亲何氏改嫁。李密只能由他的祖母(刘氏)一个人抚养长大。】
【李密先后历任蜀汉益州从事、尚书郎等职。曾出使吴国,吴人称他有才辩。】
【后来蜀国灭亡,晋武帝册立太子,征其为太子洗马。】
三国,诸葛亮读完出师表,将其呈上,司礼监接过,并呈给了刘禅。
“相父,我大汉最后还是亡了。”刘禅看着诸葛亮,眼中闪着点点泪光,“北伐之事再议如何?”
“陛下,臣夜观天象,北方旺气正盛,星耀倍明,曹魏不可图也。”樵周对刘禅道。
樵周走到诸葛亮身旁又道:“丞相深明天文,现天幕又指明后事,何苦强为呀?”
诸葛亮看向樵周,“天幕虽现后事,然天道变易无常,岂可偏执为据?我将驻马于汉中,观其动静而后行事!”
谏议大夫杜琼又站了出来说道:“我蜀汉地处偏远,将才匮乏,国力不足,一时尚不能与曹魏抗衡。况北出山高路险,易守难攻,军给不逮,首尾难得相顾,此兵家之大忌也!”
杜琼对刘禅拱手道:“古人云:君子当知其不可为而不为,伏望陛下慎察之!”
“纵观兵家战史,以少胜多,以弱胜强者比比皆是。谏议大夫,岂能健忘赤壁之战乎?陛下若失此良机,永图偏安一隅,其安又何以久存?”诸葛亮正色道。
诸葛亮跪向刘禅禀道:“亮如不能报先帝三顾之恩,托孤之重,虽生犹不如死。”
刘禅走下扶起诸葛亮,“相父执意出兵,朕就依相父之意。相父万万保重,朕不能没有相父。”
【李密因为需要侍奉祖母,不得已为此上《陈情表》。】
【晋武帝读后,大为感动,对其中所展现的诚心侍奉祖母的孝心表示高度的赞扬。他特意下诏,赏赐了两个奴婢,并指令地方郡县定期发放其赡养祖母的费用,】
【南宋赵与时的宾退录有一句特别有名的话。】
【读诸葛孔明《出师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忠;读李令伯《陈情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孝;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
【有人说,我读陈情表没哭,是不是我不孝。】
【不是,这里的不堕泪它是指一种程度,不是说你一定要堕泪。而是这三篇文章,它打动人心的程度,能够达到很深的境界。】
【其实,陈情表就是李密的一封辞职信。晋武帝灭蜀后,不断地通过招揽蜀中旧臣来巩固统治,稳固地位。】
【同时吴国未灭,为了减少灭吴阻力,笼络人心,故对亡国之臣施怀柔之策。】
【在这样一个极为特殊的政治环境和局势背景下,李密拒绝出仕承担着巨大的风险。】
【所以李密写陈情表时,用到了很多的行文技巧去尽量减少皇帝可能震怒带来的风险。】
【比如写“猥以微贱”,“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李密称臣自贬,谨慎恭谦,为了打消皇帝猜疑。】
【再比如写“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晋国用孝治理天下,而我李密在尽孝,你为什么一定要我出仕呢?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当街弑君是为不忠,洛水放屁是为无义,滥杀无辜是为不仁。也只剩孝了。)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我们目睹了一位老者如何以深沉的慈爱呵护着那个年幼且体弱多病的孩子,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无微不至的关怀。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个曾经的孩子逐渐长大,他心中充满了对老人的感激与敬意,不仅仅是想要回报过去的恩情,更是渴望将自已心中的爱如同涓涓细流,源源不断地回馈给这位恩重如山的老人。
这是一种双向的情感流动,是你给予我生命初始的温暖与庇护,而我愿在你生命的余晖中,用我全部的爱意陪伴你,直至你安详地离开这个世界。】